近日,记者从市应急局获悉,为进一步提升安全监管信息化能力,在全国率先建设双向人脸识别系统,以信息化严管出入井人员,以监管数字化转型助推企业安全高质量发展。
人脸识别系统精准掌握入井人员情况。在人员入井井口安装人脸识别系统,人员基本信息、培训信息录入人脸识别信息库,未经培训合格人员不得录入系统,不在信息库的人员或者人员通过人脸识别区域未脱帽、戴口罩、站姿不规范、时间过短等均将被判定为陌生人。
每天统计人脸识别抓拍数据,分析比对成功条数、陌生人条数及陌生人占比。对陌生人占比较高的企业在全市进行通报,并要求其说明陌生人产生的原因及下一步采取的措施;对陌生人比例居高不下的企业,约谈企业所在区市分管负责人和企业分管负责人,确保人脸识别系统管用、好用,精准掌握入井人员信息。
人员定位系统实时掌握安全生产动态。利用企业已经建成的人员定位系统,将人员定位系统数据同步接入市应急指挥中心,人员定位系统可实时显示人员人数及在井下分布情况;地下企业在井下马头门、提升机房、水泵房、机电硐室、主要运输大巷等重点部位安装视频监控。
通过查看视频及人员定位,可在线监控安全管理及作业行为情况,对监督领导带班下井、严查“三违”等防范生产安全事故起到一定作用。
通过人脸识别、人员定位、井口视频综合研判等措施,常态化、不定时抽查带班下井制度落实。2022年以来,全市共发长带班制度落实不到位等违法行为13起、罚款13万元;2022年以来,利用视频巡查共发现违法行为14起,罚款36万元;2023年以来,企业上传视频进行网上巡回检查,区市同步进行,每周一通报,发现安全生产问题隐患200余条。
最大限度发挥领导带班下井查隐患、除违章、督整改、促提升、保安全的作用。利用视频监控网上巡查,安全文明整治成效明显,作业人员违章操作、违章指挥、违反安全管理规定“三违”行为大大减少,因“三违”引发生产安全事故的概率大幅降低。
通过探索网上巡查、云上监管工作模式,烟台矿山安全监管手段实现多元化,监管效能大幅提升,助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,为经济健康平稳高质量发展、GDP过万亿贡献力量。
声明:本网站部分的文章、图片及材料来源于互联网,如有侵权请联系撤删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