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以数字化助力科技型中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 数字经济是全球未来的发展方向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,“加快发展数字经济,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”“营造有利于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成长的良好环境”“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”,这为推动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,实现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。 新一代数字技术是创新最活跃、应用最广泛、带动力最强的科技领域,极大地拓展了创新网络,重新定义了创新边界,让创新主体借助网络化和智能化创新平台,极其方便、快捷、高效地收集、整理和共享信息,降低了科技创新门槛和成本,有利于激发创新主体活力,进而增强行业、区域和国家整体创新能力。 与数字技术发展相伴生的数字资源,因其可复制、共享和重复使用等特性,正在成为除劳动、资本、管理之外的最先进、最活跃的新生产要素,能够优化资源配置,提升生产效率,赋能实体经济全产业链协同转型。 中小微企业与民营经济高度重叠,蕴藏着无穷的生命力,能有效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,为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内生动力。尤其是凭借“一招鲜”发展起来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,与一般的小微企业相比,其产品和服务科技含量较高、附加值较大,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生存能力,是中小微企业的“领头羊”“排头兵”。 数字技术具有克服资源稀缺性障碍、去中心化等特点,能够充分互补、高效匹配、完美契合科技型中小微企业人员少、创新能力强的特征,使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能更好发挥自身优势,逐步成长为我国技术创新的中坚力量和关键引擎。 一要依托产业资源,促进科技型中小微企业与产业链价值链融合发展。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要主动围绕和融入我市“芯屏器核网”全产业链,与龙头企业跨界跨区进行精准匹配合作,形成“产业联合体”,做深做精做优产业链,增强产业集聚效应,加快推进“智造重镇”“智慧名城”建设。 二要集聚科技资源,为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创新发展提供技术支撑。要充分对接和服务西部(重庆)科学城、重庆高新区等园区,推动行业企业、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稳定的创新合作机制,开展主导产业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,推动数字技术的研发和应用。各级政府要提升服务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能力和水平,加快建设共性数字技术平台,培育一批第三方科技中介机构,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,为企业发展壮大铺路架桥、保驾护航。 三要盘活金融资源,为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减负加力向前奔提供资金保障。金融支持是企业创新发展的源头活水。要充分运用退税减税、财政补贴等政策,为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纾困解难,尤其要降低科技创新、成果转化等各类扶持性政策的奖补兑现门槛,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、增强发展后劲。 依托重庆西部金融中心和内陆国际金融中心建设,丰富数字经济创新主体融资渠道,不断创新科技金融产品和服务,加快构建供应链金融,让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更好融入数字产业生态,推动企业更快更好成长。 |